mile体育米乐产品
小型装载机,山东装载机
1983年12月17日,为改变当时我国重型汽车制造业比较薄弱的格局,当时的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一戴姆勒一普赫股份公司在北京签订了《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引进总质量16~40t的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
我国引进的斯太尔技术在当时处于国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斯太尔技术的引进,为当时的中国重卡行业弥补了空缺。
随后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开始对斯太尔技术进行吸收、融合、国产化、自主研发和创新等各个阶段。欲将斯太尔打造成国内先进的重型车产品平台。
1989年6月,我国第一辆国产斯达-斯太尔重型汽车在济汽总厂下线。它的到来,使中国的重型货车行业迈上了一个新阶段。
这是我最初见到它的一面。外观惨不忍睹,前脸的各处都是砂纸打磨过的痕迹,淡蓝色的本色还是能淡淡的看出来。斯太尔和重汽三块磐石的标志仍然还在,而遮阳罩早已不翼而飞,雨刮器也不再复位,全身各处无不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从车牌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出,这是一台场内车,采用绿底白字的格式。也许是因为这个的原因使得它逃过了因为排放而不能继续行驶的困境。
不久之后,再次看到它的时候,外观已经焕然一新,转向灯,遮阳罩都已换新。三幅式的雨刷重新安装上去了。
使得它恢复了一丝生机。高位的钢制保险杠可以使他披荆斩棘,但再与最初照片的比较,它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和变形。上面安装的还是那最经典的方形大灯,经过改装增加了一对LED灯,使它更加能够照亮前方的路。
令笔者惊奇的是,它并没有外摆式的后视镜,前网罩上也并无安装孔位,而采用了门镜的方式,似乎让人少了一丝怀念。
相信卡友很容易注意到一件事,这台车何时有了“名正言顺”的黄牌了?这也是笔者所怀疑的。如果它是一台场内、工地内使用的车辆的情况,那么细节我们也不必多过问(笔者已将牌照数字遮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笔者持保留意见,如果在路上行驶,交警会将其认定为“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扣12分,处15日以下拘留”。所以建议我们大家三思而后行。
双后窗拥有无比宽敞的后视视角,而现在行驶在路上的重卡大多已无这样的设计形式。
该车采用斯太尔独家的轮边减速桥,适应工地路况。外盖上的中国重汽仍然清晰可见。轮胎使用的型号为12.00R20。
这一代的轮减桥对中国的商用车行业可谓是影响颇深,结构或许会比单机减速桥复杂一些,但是增加的一组行星齿轮对增加车辆的扭矩输出有很大的作用。当然,这一代的轮减桥也被许多厂家复制,做出来的车桥也是遍地开花。
当时并没有后桥的“少片簧”技术,车辆采用12层的后桥板簧,为以后的工作保证了承载力。如此多的板簧,现在的轻量化车型上早已不见,复合版,重载的车型上还可以见到。
从驾驶室后部看去,缸盖和气路的构造隐隐约约体现出它是重汽杭发WD615.61 排放标准为欧0,最大输出功率191kW,排量为9.726L,在1600-1700转时能爆发出834N.m的扭矩,最大马力为260马力。
打开车门,面对我的就是两级阶梯踏板,驾驶室即在眼前。侧面可能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损失破坏正在做维修。驾驶室内略杂乱。座椅也被拆下放在了边上。中控前方重新改装了空调,可满足驾驶员在夏天的需求。
想必大家对这个车的变速箱都不陌生了,长挡杆,大9挡,斯太尔的变速箱从富勒的RTO11509再到RTO11609,甚至对于特殊车型而言还有RTO11613型变速箱供使用。
驾驶室内略显脏乱。但是令笔者惊奇的是,内饰板上的薄膜却依然还在而脱落的薄膜已经发黄,假如这是出厂时的薄膜到现在还没有撕去,保持了内饰的干净而这就是这台斯太尔的一个亮点。
被灰尘覆盖的仪表盘已经看不清,可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各个仪表都已经停止了自己的工作。加之下雨天,工地的尘土飞扬,使得驾驶员已无暇顾及车内的灰尘。但是在边上挂着的机油压力表则能更简单明了的表示车辆发动机的情况。
重汽在吸收斯太尔的技术,消化,使斯太尔成为了在中国重卡行业之中的代名词,使斯太尔技术的重卡成为了中国市场的主流车型。
经过时间的发展,中国重汽在斯太尔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斯太尔王”车型,沿袭了十几年的斯太尔产品在重汽的手中做出了突破。
到了现在由于排放,强制报废的限制,最经典的斯太尔车型能看到的慢慢的变少。现在还能看到斯太尔影子的车为“陕汽奥龙”。跟着时间的流逝,它还是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卡友的记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果没有报废的政策,我相信有一些老车一定会继续披荆斩棘,征战沙场。生在欧洲长在中国的斯太尔见证了中国的快速的提升,但其背影渐行渐远。
这款见证了中国重型车艰难发展的卡车,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谱写了举足轻重的篇章,可惜的是,这些功不可没的“斜杠脸”会像当年的老“黄河”一样,遗憾的消失在中国的公路上。(文/卡家号:MAN480)